| 地 址: |
盐城市宝才工业园区 |
| 电 话: |
0515-83069676 |
| 传 真: |
0515-83069676 |
| 手 机: |
18914675755 |
| 联系人: |
时女士 |
| 网 址: |
www.ycyn518.com |
|
|
|
| 新闻中心 |
|
 |
纳米硅导陶瓷传热技术应用高峰论坛
发布日期:2014/9/10 点击次数:[974]
中国采暖行业经历了几十年高速发展,行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丰富,长时间以来水暖、地采暖、电热地采暖,地热供暖自采暖得多种供热形式层出不穷,给建筑采暖提供了众多的方式。节能高效的散热器,是摆在整个散热器行业面前的最新课题。今天由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采暖散热器委员会主办、北京恒邦凯捷散热器有限公司协办的“前瞻科技,创行业新领域纳米硅导陶瓷传热技术应用高峰论坛”,将邀请业内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散热器充分利用的先进技术问题。 时间:2010.10.12 地点:钓鱼台国宾馆 嘉宾: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副秘书长、兼散热器委员会主任宋为民先生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采暖散热器委员会主任肖日嵘先生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采暖散热器副主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董重成先生 中国建筑科学院建筑环境与节能研究院副院长路宾先生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采暖散热器副主任关惠生先生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材料委员会主任尹惠兰女士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材料委员会秘书长张仲玲女士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家装委员会秘书长张仁先生 北京市建筑设计院教授级高工刘艳华女士 总后建筑设计室高级工程师周玉建先生 北京恒邦凯捷散热器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福民先生 纳米硅导陶瓷技术发明人 吕教授 【以下为论坛内容全文实录】: 【主持人】:本次发布会现在正式开始,首先有请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采暖散热器副主任关惠生代表主办方致辞,大家欢迎! 【关惠生】:尊敬的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下午好!在这秋高气爽万象更新的日子里,由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采暖散热器委员会主办,北京恒邦凯捷散热器有限公司协办的“纳米硅导陶瓷传热技术应用高峰论坛”,在业内专家以及各界朋友的大力支持下,在钓鱼台国宾馆隆重召开了!在此我仅代表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采暖散热器委员会,向到会的专家、各位代表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我国采暖散热器行业,历经二十多年的风风雨雨,在成长、发展、创新的道路上硕果累累。特别是近十年来,经过不断自主创新、转变发展模式,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产品走出了一条独立发展创新之路。目前,已形成了多种材质、多种品种、多种规格百花齐放的大好形势,产品各项技术性能指标有了质的飞跃。一个蓬蓬勃勃,蒸蒸日上的新型散热器产业已成为世界上生产、销售、使用大国。一批具有经济实力雄厚,敢于开拓的企业已成为行业的领军企业,一些中小企业能抓住机遇、开拓进取、积极步入采暖散热器行业健康发展快车的轨道,为企业的发展创出了可喜的业绩。 近几年来委员会与国际铜业协会联合组织北京、上海、大连、青岛6所高等院校,开展了三届“铜管对流散热器设计大赛”,每一届所征集的设计作品都有新的突破,其作品风格多样,这些获奖的设计产品经过企业的再创新,已转化为成果,深受消费者的信赖,铜管对流散热器得到了快速发展。 随着国家对节能减排、热改、热改副户热计量、低碳环保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人们对环保的意识、对家居采暖的舒适性、安全性有了更高的追求。凯捷公司的研发团队正是看到了这种需求,经过近几年技术改良与工艺创新,2009年推出了几款如:浮铜板雕塑、有机玻璃与铜管对流相结合的散热器,并对产品形象进行了整体包装设计,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凯捷公司在危机中把握市场脉搏,抓住机遇、狠抓改革创新,今天向各界隆重推出了新材质、新工艺、新品质的电热芯铜管对流散热器。 今天,在现场展出的多款阿波罗新型电热芯结构的铜管对流散热器,是首次将纳米硅导陶瓷传热技术应用到铜管对流散热器。该产品利用电热元件采用纳米技术,将发热材料细化为纳米颗粒,形成纳米硅导电热膜,以特种陶瓷做载体。该产品不仅在工艺技术上有新突破,而且在外观上也有新的创新。这为铜管对流散热器的发展拓宽了市场,迈出了可喜的一步。该产品具有时尚美观、智能方便、节能环保、健康舒适的特点。凯捷新品的研发,预示着我们行业在技术创新、开发新品、落实节能减排、生产节能环保型散热器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凯捷公司在新品研发上是领先的,是他们长期以来进行大量市场调研和探索的结果。铜管对流散热器市场是一个亟待开发的市场空间,铜管对流散热器代表着消费者的新需求,如何摆脱大环境对整个行业的制约,如何走出徘徊和挣扎的行业困境,是我们散热器行业的共同使命。今天展出的多款阿波罗电热芯铜管对流散热器,为大家了解电热芯铜管对流散热器的结构、原理、性能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 由于我国供暖系统和水质的特殊性,研发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迫在眉睫。今天,对我们每个企业来说,将担负着更重要的社会责任和行业使命。但愿更多的新产品、新技术推陈出新,去满足千家万户的需求,以更好的成绩回报国家、回报社会。 |
|
|
|